1、目前没有食用冷冻榴莲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虽然冷冻榴莲和其外包装都可能感染病毒,但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美国FDA、欧盟CDC等机构有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不属于食源性疾病,不会通过食物传播,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食物传播,也没有发生食用某种食品后而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毒,所以大家不必过度担忧。
2、可能存在新冠病毒。很多冷冻食品都报道核酸检测呈阳性,如:冻虾、冻鸡腿、冷链车厘子等,而冷冻榴莲也属于冷冻食品,其包装和运输都需经过低温环境,利于病毒存活,加上多数冷冻榴莲为进口东南亚地区食品,目前这些地区疫情也比较严重,可能在食品加工的环境、运输和流通渠道、销售环境等存在新冠病毒。
3、榴莲里面是不会带有新冠病毒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剥完榴莲皮之后要认真地清洗双手。平时去超市购买物品时,一定要戴好口罩。食用水果之前,必须要经过彻底清洗。只有做好相关预防措施,才能够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在选购榴莲时可先查看榴莲产地、检疫等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4、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到榴莲上,理论上来讲新冠病毒存活时间不会超过48小时,但环境温度和湿度可影响新冠病毒在榴莲上的存活时长。在选购榴莲时可先查看榴莲产地、检疫等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其实,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不吃冷冻食品才是最保险的。毕竟如果冷冻食品的包装上有活病毒,一旦处理不当,是非常容易感染到人,进而感染一家人,进而感染扩大化的。所以,能吃新鲜的食品就买新鲜的食品。当然,凡事无绝对,在特殊时期,只要是按照防疫举措来,都不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
北京新发地市场和冷链运输中的病毒发现,暗示了冷链食品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新途径。水产品,尤其是贝类,如牡蛎,因其滤食习性,常常成为病毒的藏身之处。上海的研究揭示,牡蛎可携带诺如病毒,因此,煮沸后再食用是明智的选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在对青岛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的新冠病毒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活病毒。这标志着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发现活病毒,并证实了接触此类外包装可能导致感染。这一发现对冷链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对于这一问题,专家建议应采取常态性的防控措施,而非完全依赖海关的检测。
厄瓜多尔虾产品主要以活虾急冻形式出售,有不同的规格,采用多种冷冻技术,知名品牌市场表现良好。 近期,桑塔、蓝泰和太平洋品牌的南美白虾外包装上发现了新冠病毒,尽管虾体本身未检出病毒,但这表明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可以正常购买和食用进口生鲜。 在溯源青岛疫情时,中疾控在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到新冠活病毒,但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显示,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也尚未发现消费者因接触污染的冷链海产品而感染的病例,我国消费者感染风险极低。
⑩ 8月13日,陕西西安,方欣海鲜市场海鲜产品一个批次的进口厄瓜多尔冻白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从公布的情况来看,检出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无论是进口冻白虾还是冻鸡翅,其来源大多为南美洲。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截至8月13日,南美洲已有累计确诊病例近500万人,仅次于北美洲。
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这是7月以来,41天内我国第10次报告在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及表面样本上检出新冠病毒。① 7月3日,福建厦门,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两个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② 7月3日,辽宁大连,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三个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
世卫组织警告人类低估了奥密克戎! 据联合国网站14日消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透露,奥密克戎毒株现已存在于7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以在以前的任何变体中都没有见过的速度传播。他指出,将这一新冠变体视为“温和的”将是一个错误。